这位漳州百岁老人,国家级模范他的故事

白癜风检查到中科 http://m.39.net/pf/a_4585631.html
人物简介

林建德,男,汉族,年7月生,中共党员,东山县百货公司退休干部。林建德年开办“政协老年诊所”,义务为老年人看病;年起,担任公园街老人协会会长,自费开办老年学校,帮助老人学法、懂法、用法,运用法律调解家庭、邻里纠纷,维护老年人的权益。

年5月,林建德被中央宣传部、司法部授予“全国法治宣传教育模范个人”称号;年,当选“年度感动福建十大人物”、全国“新时代最美法律服务人”,并入选“CCTV年度全国十大法治人物”提名;年11月入选“中国好人榜”;年9月,获评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。

如今已近百岁的他,依然奔波在普法助人的道路上。

春日东山,风光旖旎,绿树成荫,海滩绵延。海堤旁,木麻黄郁郁葱葱、傲然挺立,岁岁年年列队顶风沙,守护着岛民安居乐业。

行至铜陵镇顶街号全国道德模范林建德的家,眼前这位年近期颐的老者,满头白发,步履蹒跚。然而当他说起普法时,立即显得气宇轩昂,思路清晰。

老人三十多年如一日在海岛渔村宣传党的政策、普及法律知识、化解家庭矛盾、调节邻里纠纷。从“一五”普法到“七五”普法,他对法律的信仰如同遍植岛上的木麻黄,只要脚下有一块土、一捧沙,就要把“法治之根”深深扎牢。

林建德为村里的老人授课

初衷

缘何走上普法之路?回望林建德的经历,或许可以寻些答案。年,林建德出生于一个世代“讨海”的渔家。小学四年级,林建德因家庭贫困辍学。为贴补家用,他到米铺当学徒。当时,米铺老板有个亲戚略懂法律,经常帮人写诉状、打官司,林建德时常翻阅这些诉状和答辩状。“法律是正义的化身,可以帮百姓讨公道。”年少的林建德对法律有了模糊的概念。年,已经退休的林建德开办了“政协老年诊所”,义务为老年人看病。渐渐地,林建德发现,前来就诊的老人心病多于身病:子女不孝、遭受弃养、遗产纠纷成为困扰老年人的最大“病根”,而最直接的“病因”来源于对法律的无知。“普及法律知识是医治老年人心病的一剂‘良方’。”林建德萌发了开办普法讲堂的想法。不懂法,何来普法?学习法律是第一步。年3月,林建德自费报名参加上海《民主与法制》杂志社开办的法律知识函授班,成为当年该校年龄最大的学员。为了赶上大家的学习进度,文凭不高的林建德付出了比同学更多的心血。有时为了弄懂某些知识点,他不惜花费几天时间查阅资料、请教专家,直至把疑惑学懂弄通才肯罢休。让林建德印象深刻的是,在他报班的那年冬天,报纸上刊登了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:年,国家将开展面向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普法教育。这一政策更加坚定了他办校普法的决心。功夫不负有心人。两年后,林建德高分通过结业考试,获得结业证书。顺利拿到“红本子”,林建德有了一定底气,开始了既定计划——创办普法学校。“我特地选在党的生日那天挂牌。”那一幕,林建德至今记忆犹新。年7月1日,东山县铜陵镇老年教育中心学校在一间简陋平房开办,林建德担任学校校长,每月尾数逢一的日子开课。

坚持

听说林建德办了一所老年普法学校,镇上议论纷纷。

“老林啊,年纪大了,不要再折腾啦。”有人劝说。

“笑话,这么低的学历也能教法律?”有人嘲笑。

对于流言蜚语,林建德很淡然:“行动胜于雄辩。”然而,真正摆在眼前的“坎”,是环境差、招生难、学员听不懂等一系列问题。

环境有多差?

一间由废弃祠堂改造而来的教室,还不如祠堂整洁。至少祠堂里有座椅和茶水供应,而这间教室,仅有讲台、黑板和几张桌椅,还时不时漏雨。

普法有多难?

“一开始大家就像‘鸭子听雷’。”林建德说,学员大都是文化水平低、反应速度慢、接受能力差的老人,有相当大的教学难度。为此,他想方设法,改满堂灌教学为启发式教学。

普法学校里,黑板下方一只装有盒卡式录音机磁带的玻璃柜子,见证了林建德办学初期的用心良苦。

“这是我的百宝箱。”林建德告诉记者,为了把法律教得更浅显易懂,他特意买了一台三用机,把央视的《今日说法》《社会与法》等栏目中与老年人密切相关的内容刻录下来,并结合身边老年人所遇之事作进一步讲解。

林建德家的楼梯下方,一摞摞泛黄的报纸整齐堆放。家中除了几件带着古铜色的简单家电外,基本随处可见法制类的报纸和书刊,桌子、书柜、床边矮柜上都有。

“父亲没有太多的业余爱好,唯一就对学法普法有感情。”林建德大儿子林泽泉说,父亲常年趴在书桌前看书,脊椎变形了,脖子有些前伸,头总是低垂着。林建德却调侃说:“我脑袋里的法律知识越来越重,我的头才会越来越低。”

林建德阅读法治日报

如果不是亲眼所见,很难想象林建德坚持伏案苦读的模样。他喜欢对着窗户光亮的地方,戴上老花镜,左手拿着书,右手拿着放大镜,再将放大镜贴着书页、眼镜片贴着放大镜看书。眼睛离书本的距离,不到10厘米。

在林建德的努力下,当地老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渐发生了变化,从不认可到认可,从“卖林老面子”来听课到自愿报名参加,甚至是拉上亲朋好友一起听课学法。

学校课程设置也更加完善。除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、收养法、继承法等与老人密切相关的法律,还有海洋环境保护法、渔业法等。同时,学校还开办学法用法特色班,从相关部门邀请专业法律人士讲授特色课程。30多年来,学校先后培养了多名“法律明白人”,最年长的有90岁。

学生换了一茬又一茬,教室翻新了一次又一次,唯一不变的是大家称为校长的林建德。

守望

他,是法律信仰者,是法律传播者,更是法律援助的践行者。

年的一场官司,让渔村百姓看到了法治的力量。

某日下课,铜陵镇工商所刘所长走进学校,向林建德吐露“家丑”。原来,刘所长的丈母娘黄大娘生有一女,后又收养一子陈某。在养父过世后,陈某不仅想方设法刁难姐姐一家,还独吞了黄大娘倾尽所有盖起的三层楼房。

“开办老年普法学校,就是要让更多老人学法守法、懂法用法,如果连老人的合法权益都得不到保障,开办学校又有何意义。”林建德当场拍着胸脯向刘所长保证,这事他管到底。

此后,林建德多次上门找陈某说理,陈某都将他拒之门外。黄大娘走投无路,在林建德的建议下,拿起法律的武器,一纸诉状将养子告上法庭。

最终,法庭判定:解除黄大娘与陈某的收养关系;黄大娘收回房屋产权。

一场官司,让林建德和他的普法学校声名鹊起,短短几天时间,来学校学习的人数就增加到30多人。

林建德与学生讨论法律知识

30多年来,林建德用自己学到的法律知识,帮助老人学法用法、维护权利、安度晚年的例子还有很多:

早些年,政府推进殡葬改革,存有传统丧葬思想的村民极力反对。林建德受邀做村民的思想工作,用法律解释其中缘由利弊,让海岛群众变反对为支持。

独自生活的陈阿婆想改嫁却遭到亲人阻挠,在林建德的帮助下,老人得到了亲人的谅解,重组了家庭。年,该案例被省司法厅改编拍摄成普法微电影《老人与法》,引起当地热烈反响。

……

从“一五普法”到“七五普法”,30多年来,林建德为老人们义务提供法律咨询多人次,调解家庭纠纷余起。在大家眼里,林建德是知心老大哥、小巷里的调解人。他却说:“我只是一个普通老人,没什么特别的,就是希望普法助老,用法律守望老人。”

林建德为村里的老人授课

“我婆婆就是林老伯的学生,坚持听课20多年。婆婆去世后,我接着来听,这一听又是十几年。”在76岁的张丽娟看来,听林建德讲课,不仅是学习,也是传承。

如果说法律是座灯塔,能指明方向、照亮航程,那么林建德便是灯塔上的点灯人,他将自己三分之一的人生奉献给了基层普法。

如今,这位点灯人已近期颐之年,儿子林泽泉接过父亲手中的普法“接力棒”,把义务普法作为家风,继续传承下去。“我正在筹备一个普法新场所,希望像父亲一样,以自己的力量坚持普法,把学法、守法、尊法的种子深深埋进岛上群众的心里。”林泽泉说。

来源:本报记者廖瑜婷杨瑞文李林图本期编辑:徐镜正蔡楠楠值班主任:陈岩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

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yqppj.com//zcmbyy/14315.html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